产品详情
大家下午好,今天指数与个股没有在继续分歧,指数下跌的同时,伴随着个股的普跌!
经历过9月、10月的震荡之后,对11月有所期待,而如今却再次给很多投资者泼了冷水!
当下市场行情的走势虽然很弱,投资者基本上也不挣钱,但是我们仍旧是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,去复盘,不为当下市场能快速起来,只是为了以后再出现这样行情时,更好的面对!
截止收盘,三大股指继续调整,全市场3850家下跌,相比较上一个交易日再次缩量200亿元,成交量继续维持在1.7万亿元附近,这已经是第二天了。
从板块方面来看,昨天还有走势相对来说比较强的板块,而今天基本上全面走弱,表现最好的海南板块,也不过才上涨了2%左右,市场人气进一步下降!
就连红利股也出现了分歧,石油、煤炭纷纷下跌,而且国有大行中,农业银行出现下跌,中国银行以及工行纷纷创下历史新高。
对于这样的市场走势,市场更多的是在走极端,无论是从指数、行业还是个股来看,整个市场的低迷在进一步加大,俗话说物极必反。
从成交量的角度来说,我觉得当下市场的走势或将可以借鉴10月21日以来的走势,不排除接下来市场随时会迎来向上突破的可能,所以当下市场我们应该更多的耐心。
市场常常有这样一句话,“人人恐慌我贪婪,人人贪婪我恐慌”,投资是反人性的,一切都要反着来,所以面对当下弱势震荡,迎来更多的是机会,而非风险。
比如在今年年初受退市新规的影响,市场崩砸出一个“黄金坑”,这也迎来了今年的第一波行情。
在今年4月份,受特朗普关税政策的影响,市场砸出了大的“黄金坑”,这也是今年以来的第二波行情。
而近期的市场虽然有自身因素的影响之外,外围也同样对我们市场产生较大的影响,比如美联储降息预期的降低、全球科技股的普跌以及日本首相错误言论导致中美关系的紧张等等,而在这一些因素不能对市场最终走势产生一定的影响,不会改变市场的慢牛行情,但是市场会因为情绪的影响,因此导致市场产生恐慌情绪。
2024年港股摆脱此前三年“杀估值”态势,开启“业绩+估值”双击行情,恒生科技估值大幅修复,2026年将受益于国内“十五五”规划(利好新兴起的产业、先进制造等)、国内外政策宽松、AI商业化推进等因素,迎来第二轮估值修复与业绩复苏,南向资金持续流入且散户通过ETF参与度提升,中信证券推荐科技、大医疗、资源品、必选消费、造纸和航空五大投资主线。
对港股市场趋势展开的分析兼具宏观视野与行业细节,既梳理了2024年港股行情的修复逻辑,又结合“十五五”规划、AI商业化、资金流向等关键变量对2026年未来市场发展的潜力进行预判,其多维论证框架较为严谨,五大主线(含造纸和航空)的推荐既贴合国内政策导向与全球产业趋势,又最大限度地考虑了资金配置偏好与估值安全边际,对中长期投资者把握市场主线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。
小米第50万辆整车正式下线万辆小米汽车在北京亦庄超级工厂下线天),刷新全球新能源车企该里程碑的最快纪录。
小米汽车2025年三季度交付108796辆新车创单季新高,智能电动汽车业务收入283亿元且首次实现单季度经营盈利(7亿元),预计本周提前完成全年35万辆交付目标,全年交付将超40万辆,SU7、YU7车型分别在中大型轿车、SUV市场销量领先。
雷军强调此里程碑验证了小米汽车全体系能力,未来将聚焦安全与交付、加大科学技术创新(全年研发投入预计320-330亿元,未来5年计划投2000亿)、推进AI与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融合,且小米汽车将于11月21日广州车展发布引入“强化学习”与“世界模型”的Xiaomi HAD增强版。
小米汽车以超行业常规的速度达成50万辆下线及盈利目标,既体现其依托手机行业积累的供应链整合能力(如降低电池、车身成本)、智能制造优势(超1100台生产机器人、多轮技术改造)与生态协同效应(高比例车主拥有小米生态产品),也受益于精准的产品策略(高端SU7树标杆、走量YU7稳市场)与政策支持,为新势力车企提供了“技术+效率”驱动的发展范本。
资金方面,自从上周五以来,融资方面出现了较为显著的分歧,在如此大的波动行情中,融资没再次出现持续的流出,对于市场来说已经是不错的了,大部分融资还是看好市场后期走势的。
但是股票ETF却已经连续呈现净流入的状态,在上周五资金流入112亿元,周一净流入110亿元,周二净流入55亿元,而昨天再次流入40亿元,连续四天流入超过300亿元,资金的流入也代表了资金的态度,所以对于接下来的市场来说,随时有望迎来向上突破,同时伴随着成交量的明显放大。
而从技术面来看,市场继续维持横盘震荡,同时伴随着成交量缩小,在下跌过程中,缩量其实是不需要太担心的。
综上所述,震荡走势叠加周五,明天市场通常不会有太大的行情,再结合当前位置,明天大概率会持续弱势横盘震荡,下跌空间不大!